2025年4月22日,中国正式向巴西开放其野生渔业产品市场。这项决定是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中巴双边会议上宣布的,会议由巴西农业部对外贸易与国际关系秘书路易斯·鲁阿(Luis Rua)与中国海关总署(GACC)共同主持。
此次开放仅限“渔业捕捞”模式,即来源于自然水域的野生鱼类产品,不包括人工养殖(即水产养殖)方式。这意味着巴西自然水域捕捞的野生鱼类产品今后可直接出口至中国市场。
据巴西相关媒体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水产品消费市场之一,其水产品市场年规模约为179亿美元。虽然此次准入对市场的即时影响尚需时间发酵,但巴西政府预计中期内可新增约10亿美元出口收入。
据悉,这一协议的谈判早在一年多前已启动,原计划于2024年11月达成,当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巴西,与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了会晤。然而,由于涉及出口所需的动植物检疫卫生证书审批流程较为复杂,直到此次会谈中相关认证才最终敲定。
此次中巴会议共讨论了约50项议题,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双边经贸关系,也为今后农业、渔业合作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这并非中巴首次在农业贸易方面取得突破。早在去年两国领导人会晤时,巴西政府就与中国签署了37项合作协议,其中6项涉及农业与畜牧业领域,包括巴西对华出口以下产品的市场准入:
新鲜葡萄;
芝麻;
高粱;
鱼粉;
鱼油;
其他用于动物饲料的鱼类蛋白与脂肪制品;
此次中国市场对巴西渔业产品的进一步开放,被视为两国贸易关系深化的重要标志。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双边会谈也属于金砖国家(BRICS)工作议程的一部分。该组织现已扩展为涵盖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与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新兴经济体联盟。
作为2025年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巴西将于7月6日至7日在里约热内卢主办本年度金砖国家峰会。此次会谈被视为峰会前的重要外交活动之一,为推动金砖国家间的经贸合作与政策协调提供了良好预热。